在我國當前新能源建設和發展中,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尤其具有吸引力。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器”,充電樁的發展帶來了能源領域的新競爭。同時,國家對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產業也給予了戰略支持。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備,可以類比為傳統燃料汽車的油氣運輸車。充電樁通常安裝在公共建筑工地、居民小區停車場或路邊。根據輸出電流模式,充電樁分為交流充電樁和直流充電樁。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充電樁行業發展迅速。無論是政府,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資本,還是普通民眾,都對其充滿信心,這使得充電樁行業在短時間內變得炙手可熱。然而,在繁榮的背后隱藏著許多問題。
由于技術標準和生產標準的充電樁已趨于平穩,所以充電樁產業發展技術水平已基本不存在,特別是在持續改進的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標準和統一,使舊樁與新車和新老汽車兼容性問題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不斷改進。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揭示了一個現象:技術從來都不是問題。對于電動車充電站行業來說,目前推廣和發展面臨的Z大問題是運營模式。不透明的運營模式和模糊的盈利手段一直是充電樁行業從業者思考和尋求答案的終極問題。
充電樁產業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支撐產業,在新能源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桶效應揭示了短板對整體的影響,但各行各業的發展始終是整體決定整體,個體的概念將不復存在。
毫無疑問,充電樁的未來仍然是光明的,但它仍然需要不斷的產業創新和進步。近兩年來,汽車產業團隊不斷壯大,充電樁產業也在蓬勃發展。面對這樣的行業趨勢,我們應該學會不斷思考,尋求更有價值的運營模式。
目前,以在樁站投放廣告或與商家合作作為消費流的切入點收取廣告費,已得到行業內外的認可。同時,我善于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并利用互聯網概念提出更廣闊的消費切入點將是未來新能源運營的大勢所趨。